7月15日,國務院正式發布《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宣布成立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并制定印發《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等配套文件,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繪制了新的行動藍圖。
鳳凰網廣東獲悉,新出臺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了健康中國行動到2022年和2030年的總體目標,并明確實施合理膳食、全民健身等15項專項行動。
隨著國家對健康知識的普及,健康膳食、均衡營養的理念慢慢滲透到居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吃飽并不代表營養全面均衡。人體每日所需的營養除了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還包括了鈣、鐵、維生素等微量營養素,營養素攝入不均衡,也會導致營養問題。
據鳳凰網廣東了解,近年來,中國居民營養健康狀況明顯改善,但仍面臨營養不足與過剩并存、營養相關疾病多發等問題。據聯合國統計,2012年,全國6-17歲兒童青少年的超重率及肥胖率較10年前分別增加了1倍和2倍。與此同時,另一部分人群卻面臨營養不足問題:2013年,中國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為8.1%,孕婦、兒童、老年人群貧血率仍較高,鈣、鐵、維生素A、維生素D等微量營養素缺乏依然存在,膳食纖維攝入明顯不足。
缺乏營養導致的身體不適,大多數成年人都能及時察覺,但粗心的父母卻無法察覺,孩子的細微變化,或許是“營養不良的信號。有研究證實,6月齡至2歲是兒童比較容易發生體格發育不良的主要階段,如果在這期間對嬰幼兒的營養供應無法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要,將發生不可逆轉的身高增長缺損。若出現了貧血狀況,將對兒童的智力和體力造成損害,影響其成人后的社會發展。
世界權威醫學雜志《柳葉刀》曾指出,嬰兒和早期兒童的營養素需要量是一生中最高的,且終生不可彌補。但嬰幼兒的胃容量卻很小。很多母親在孩子約6個月大時,常依照中國傳統的飲食習慣,給寶寶添加稀粥、米糊等輔食,殊不知,這些食物體積大,營養密度低,很多時候孩子從“飽腹感”上說吃飽了甚至吃撐了,從營養學上講,孩子可能經常“挨餓”,形成“隱性饑餓””,造成營養不良。
基于此,營養學家們歷經15年,研制出了一種嬰幼兒輔食營養補充品——營養包,它添加了鐵、鋅、鈣、維生素及礦物質等多種兒童生長發育所需微量營養素,每天一包,可有效為嬰幼兒平衡膳食營養。
從2001年開始,營養學家、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第一任院長陳春明教授在甘肅開展對營養包的首次干預研究。研究結論顯示,嬰幼兒在6個月齡后,按時添加營養包,能夠改善體格和智力發育,并降低貧血率。“對甘肅貧困地區1500名6-12 月齡嬰兒干預研究12-18 月后,幼兒生長改善,貧血患病率由34%降為17%,24月齡時兒童發育商高于對照組兒童5分。” 陳春明團隊在《中國兒童營養狀況15年變化分析》中指出。
2008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為汶川地震災區的6000余名兒童提供了18個月營養包,一年半后,這些孩子的貧血患病率從78.8%降至30.8%,營養包居功首位。
鑒于微量營養元素缺乏的問題在中國貧困農村更為突出,2012年,我國政府開始免費為貧困地區6-24個月齡的嬰幼兒發放營養包。鳳凰網廣東獲悉,截至前年年底,全國約341個貧困縣共計580萬名兒童獲得免費營養補充,營養狀況獲得顯著改善。
隨著國家對嬰幼兒早期營養越來越重視,2017年,中國首家嬰幼兒營養包院士工作站在贛州全標優天力營養包生產企業成立,在嬰幼兒營養等保健食品領域開展深入研究。武漢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曾對江西贛州實施營養包項目的效果展開第三方測評,測評結果顯示:483名6-18月齡嬰幼兒在使用當地政府統一采購的優天力營養包6個月后,貧血率下降率比對照組高29.7%,平均身長增加值比對照組高1.6cm,平均體重增加值比對照組高0.8kg。
現如今,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兒童生命早期1000天的營養問題,認為嬰幼兒營養是國家未來競爭力的關鍵一環。中國作為人口大國,更必須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升國民健康水平。新出臺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也對孕婦和家有嬰幼兒人群明確提出合理膳食建議,包括“關注生命早期1000天的營養;盡量純母乳喂養6個月,為6~24個月的嬰幼兒合理添加輔食。”等。
鳳凰網廣東了解到,營養包作為目前唯一有國家標準的兒童專用營養補充品,能安全、科學、有效改善嬰幼兒等特殊人群的營養狀況。
小到滿足孩子成長關鍵階段必需營養素,大到改善特殊人群的營養狀況,營養包不僅是下一代健康成長的守護者,也是改善國民營養狀況、推動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參與者。
責任編輯:周婉儀